资本家的贪婪与劳动者的觉醒:从五一劳动节谈起

洒脱喜7 小时前

明天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,这一节日纪念的是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争取8小时工作制的历史事件。然而,每到这个时候,总能看到一些所谓的“土奥经济学大V”鼓吹取消劳动法,实现完全自由雇佣制。

经济学理论从来不是中立的。经济学家和大V们也都有自己的立场。尽管他们可能试图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,但只要发声,就必然暴露其倾向性。这些所谓的大V,本质上是站在资本家或企业主一边的,堪称鲁迅先生笔下精准定义的“资本家的乏走狗”。

鲁迅先生曾犀利指出:“凡走狗,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,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,所以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,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。不知道谁是它的主子,正是它遇见所有阔人都驯良的原因,也就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证据。即使无人豢养,饿的精瘦,变成野狗了,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,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,不过这时它就愈不明白谁是主子了。”

至于那些大V所论证的,由5天8小时工作制最终导致贸易战甚至热战的逻辑,完全是错误的。事实上,过度加班与过量生产才是迫使资本家寻求开拓海外市场、引发17世纪至19世纪全球殖民战争的根源。

人的生产可以简单划分为三个阶段:

第一阶段是自给自足的生产,吃饱穿暖即可,不与任何人竞争。

第二阶段是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而生产。例如,我做饼手艺好,邻里八乡都爱买,甚至远销海外。只要有市场需求,我就扩大生产,直至市场饱和。

第三阶段则是为了利润(钱)而生产。此时,我已经是一家跨国企业的老板。我不再关心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有人需要,只要能不亏本卖出去(有利润),就会持续扩大产能。如果消费者不买账,我便绞尽脑汁通过武力打开市场、推动立法、排挤竞争对手等手段,让消费者不得不购买我的产品。

以下三个问题显而易见:

一、为利润生产必然会走向不顾需求强行生产,最终导致过剩。

二、金融信贷(借钱给企业扩大生产)会加速生产过剩的速度。

三、恰恰是第三阶段的过度生产才会引发贸易冲突、战争以及帝国主义。

没错,第三阶段正是“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”。在这种模式下,资本家就像冲meme的疯子,看到哪里有暴利就疯狂涌入。

最终的结果是meme一天发行几万个,供应过剩,绝大部分归零。囤过BTC的人对此更有体会:最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是严格限量的,稀缺带来价值。

拼命扩大生产,就像冲meme的狂热,看似暴富在望,实则因过量滥发迅速稀释价值。资本家为利润而生产,与冲meme的疯子并无不同。

有趣的是,两者都是负和内卷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负和内卷,正是现代经济学普遍承认的生产过剩——生产了却卖不出去,净赔本。

那么,决定生产方式从第二阶段跃升至第三阶段的关键是什么?答案是“为了人”还是“为了钱”。

在第二阶段之前,生产是人本主义的;从第三阶段开始,生产成了金本主义。正如那句哲学命题:人究竟是目的还是手段?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回答斩钉截铁:人是实现利润(钱)的手段。

于是,金钱从满足人类需求的工具,一跃成为人类的主人。人沦落为金钱增殖的工具,沦为牛马。但人之为牛马,实在不如真牛马——真牛马吃饲料住棚屋都不用自己花钱,而打工人却要掏钱吃饭、租房、贷款买房、自费娱乐,只为了给老板创造更多的利润。

资本家最害怕的是劳动者躺平,因为一旦所有人躺平,就没有人来帮他们生产利润了。因此,牛马打工人的财务自由对资本家而言是一件可怕的事。人人都财务自由了,还有谁来做牛马?

宣扬人人都变成资本家那样不事劳动、靠利润为生的财务自由,大抵是智商税,是收割机。教你发财暴富的方法,不是为了你发财暴富,而是为了教你的人发财暴富。这才是真实的逻辑。

合理的财务自由逻辑也许是,劳动十年,自由一生。也许生产力更高的话,劳动一年,自由一生?

那么,在不能跨越的历史现阶段,打工人该如何破局?其实,你只需要看得更透彻一点。

世界是一个圈。你被资本家剥削走的东西,可以从另一头拿回来。

既然资本家机关算尽也不过是一个冲meme的疯子,那么智慧的你应该明白,如何从负和内卷的meme大军中坐收渔利?参与其中内卷吗?如果你是卷王,那没问题,愿赌服输即可。如果你是操盘的庄家,那你进去便是收割者。但如果你只是普通人呢?

教链找到的答案,就是利用过量生产、过量发行和资本疯狂的天生弱点,稳稳持有那个相对一切最稀缺的物:BTC(大饼)

为此,教链总结了一句话:一切剩余归大饼。

囤好大饼,五一躺平。

免责声明:

1.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,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

2.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,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