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周热点综述:非农数据超预期,美日关税谈判陷入僵局
行情回顾
美元指数本周延续上涨趋势,预计将实现连续第二周收涨,主要受到全球贸易战担忧缓解的推动。截至周四,美指已连续三日上涨,并自4月16日以来首次突破100关口。
现货黄金则因避险情绪降温、美元走强及劳动节假期前获利了结等因素连续第二周下跌,截至发稿报3344美元/盎司。

非美货币方面,受美元波动影响,澳元兑美元和欧元均录得连续第四个月阳线;英镑兑美元月线三连阳,而美元兑日元和美元兑加元则分别呈现四连阴和三连阴。

国际油价本周大幅下挫。整个四月,作为全球基准的布伦特原油价格累计下跌约18%,主要原因是美国主导的贸易战对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造成了冲击。沙特表示不愿进一步削减供应以支撑油价,导致原油价格重挫,但随着第四轮美伊谈判推迟,特朗普威胁对伊朗石油买家实施二级制裁,油价出现深V反弹。

股市方面,标普500指数创下逾三年来最佳八连涨,投资者押注美国企业能够渡过经济增长放缓期,加之微软、Meta等科技公司财报表现强劲,颠覆了“抛售美国”叙事,缓解了市场对关税冲击的担忧。4月整体来看,道指累计下跌3.17%,标普500指数下跌0.76%,均为连续第三个月下跌,而纳指则上涨0.85%。

投行观点分享
德意志银行指出,尽管过去一周市场有所复苏,但美国资产仍面临海外买家的抵制。
摩根大通交易部门转向战术性看涨美股,但警告反弹可能难以持续。
摩根士丹利认为,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叠加美联储独立性受到质疑,或导致外资削减对美投资。
巴克莱建议投资者重新建立五年期美债多头头寸。
高盛大幅上调今年南向净流入港股预测至1100亿美元,称定价能力增强。
瑞银称市场押注特朗普与美联储联手救市,并重申标普500指数年底目标为5800点。
一周大事纪
1. 特朗普执政百日:“黄金时代”成字面意义?
特朗普执政满100天,引发市场剧烈波动,黄金一度成为最大赢家,美股、美元及美债创历史性低迷。
期间,标普500指数下跌约8%,创1974年以来最差开局;美元指数下跌9%,逼近金本位制结束后的最大跌幅;美债市场经历2001年以来最剧烈波动。黄金价格创28次历史新高,最高达3500美元/盎司。
当地时间周二,特朗普在庆祝就职百日集会上为其经济政策辩护,再次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,强调自己在利率问题上的见解更高明。他还呼吁国会通过新税改法案,并警告党内反对者将被选票淘汰。
白宫称,未来百天将是贸易、和平与减税的时代,但盟友紧张、谈判受阻、民调下滑正考验特朗普。
2. 美国经济数据疲软,非农数据意外强劲
消费、就业、制造业等领域的疲软迹象预示着美国经济将面临更大挑战。其中,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意外萎缩0.3%,成为三年来首次经济收缩。
周五公布的非农数据显示,美国4月新增就业17.7万人,远超预期的13万人,失业率维持在4.2%。然而,2月和3月数据被大幅下修,共减少5.8万人。
数据公布后,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有所降温,预计年内降息次数接近四次。
3. 关税进展:美日谈判未果,中美接触重启
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,宣布进口汽车和零部件免于重新征收钢铝单独关税。此举旨在避免关税重叠带来的累积效应。
美日第二轮谈判中,美国提出对等关税框架协议,但日本坚决反对。双方尚未找到共识。
与此同时,美国通过多种渠道与中国接触,希望重启关税谈判。中国商务部回应称,谈需诚意,纠正错误做法。
4. 美乌矿产协议正式签署
经过多次波折,备受关注的美国与乌克兰矿产协议终于签署。根据协议,乌克兰将与美国共同成立重建投资基金,吸引全球资本注入。
协议明确,乌克兰对其领海及领土范围内的所有矿产资源拥有完全所有权,且国有企业不涉及私有化。
5. 美伊谈判推迟,特朗普加大对伊朗制裁
原定于5月3日举行的美伊谈判因故推迟。与此同时,特朗普警告称,所有国家或个人必须停止购买伊朗石油,否则将面临二级制裁。
6. 沙特愿接受低油价,不再削减供应
据知情人士透露,沙特官员表示不再愿意进一步削减石油供应以支撑市场,并将应对长期低油价。
7. 马斯克逐步退出白宫工作
据纽约邮报报道,马斯克已不再定期在白宫工作,并准备逐步退出其在“政府效率部”中的角色。
8. 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
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,但下调了经济增长预期,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加剧或削弱日本企业盈利能力。
9. 全球黄金需求创七年新高
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,2025年一季度全球黄金需求同比增长1%,达到1206公吨,创下2016年以来的最高一季度水平。
10. DeepSeek发布Prover-V2模型
DeepSeek发布最新模型Prover-V2-671B,参数量达6710亿,支持更高效的训练和部署。
11. 黄仁勋十年来首次加薪
英伟达CEO黄仁勋2025年薪酬增至4990万美元,这是他十年来的首次加薪。
免责声明:
1.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,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
2.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,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