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b3投资新趋势:VC模式遇冷,资本转向二级市场与孵化模式
在上一篇文章中,Portal Labs与大家探讨了ABCDE停止投资新项目的话题,并梳理了Web3投资的主要路径与参与机制。本篇文章将进一步分析当前Web3投资的整体趋势。
早在2024年下半年,许多Web3媒体与资深从业者便提出一个共同观点:Web3的VC模式已越来越难做。尽管Dragonfly Capital管理合伙人Haseeb Qureshi认为加密VC前景依然可观,但从数据和市场情绪来看,一级市场正经历一轮深刻的结构性调整,且这一趋势在2025年有加速迹象。
一级市场的退潮
2024年下半年,当Web3二级市场因MEMECoin和BTC而狂热时,一级市场却早已步入寒冬。Galaxy Digital数据显示,2021年加密VC募资高峰达到337亿美元,2022年仍有277亿美元,但2023年骤降至101亿美元,同比下滑超六成;2024年进一步跌破40亿美元。
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之一是,加密VC的资金来源多为内部小圈子,尚未完全与主流金融市场接轨,资金量有限。此外,加密VC还需面对更长的退出周期,在高波动市场中常出现“锁仓一年,亏损一半”的问题。
STIX Co数据显示,2024年5月至2025年4月,多个一级锁仓代币在解锁后市值暴跌,平均估值缩水50%以上。BLAST、EIGEN、SCR等代币跌幅分别达88%、75%、85%。据加密KOL @Anymose 96统计,ABCDE投资的已发币项目中,币价最高下跌幅度高达95.5%。
如果锁仓是一级投资者的噩梦,那么一级市场的根本问题则是融资-上线-砸盘的恶性循环。在上一轮牛市中,一级投资有着清晰的价值传导链条:VC低位进场,项目方完成融资,随后代币上线,二级市场接棒推动价格逐步抬升,最终实现退出。然而,当前流动性萎缩、叙事疲软,这条链路已被彻底打破。
SoSoValue数据显示,2023-2024年,新上线的加密项目在90天内平均跌幅达45%,六成项目在半年内破发。无论是明星项目还是二线项目,几乎都难以逃脱估值体系崩塌的命运。
孵化模式的复兴
如果说一级市场的困局揭示了加密VC模式的失灵,那么孵化型投资的走红,则是当下资本寻找“破局之道”的缩影。
Du Jun的转型是这一趋势的鲜明代表。在宣布ABCDE基金不再投新项目后,他并未离场,而是推出了名为Vernal的孵化器。他表示,希望陪伴有使命感的团队,孵化真正能为行业和社会创造长期价值的企业。此外,他还亲自下场做二级市场配置,计划于5月公布买入清单。
过去一年,Binance Labs、OKX Ventures、Alliance DAO等平台型机构也在不断加码孵化器模式。相比单纯的资金投资,这些机构更像是项目的“共建者”,提供从资金、技术到市场、合规的全方位支持。Business Research Insights数据显示,2024年全球比特币项目孵化器市场规模达14.3亿美元,预计2032年将增至57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19.1%。
孵化模式为何流行?以下是三大原因:
- 孵化器提供全方位介入:从资源、市场到产品协同,甚至技术栈、用户获取路径、交易所资源,项目方几乎与孵化器深度绑定,护城河更深。
- 退出方式灵活:除了发币,还有生态内部消化、产品盈利、Token分期流通等多种方式,不易被行情拖累。
- 资金要求灵活:通过“资源换股权/Token”降低现金投入,节省流动性,提升资本效率。
当然,孵化模式并非人人可玩,它对投资人要求更高,需具备技术、市场及项目成长的支持能力。
二级市场的发展
如果说孵化模式给了一级市场一条“重塑路径”,那么二级市场无疑是当前资金最现实的避风港。
The Block Research数据显示,2024年加密二级市场现货交易总量回升至近13万亿美元,同比增长约40%。其中,BTC、ETH等主流资产仍是大头,但MEMECoin、AI、DePIN等中小市值资产逐渐成为资金追逐的新焦点。
机构入场,策略驱动
本轮行情中,散户不再是主角,真正撑起市场的是成熟的机构化策略。CoinShares数据显示,2024年加密资产管理规模(AUM)升至674亿美元,同比增长160%。特别是BTC现货ETF获批后,传统金融机构资金大量涌入,推动BTC稳步上行。
如今的市场不再依赖散户情绪起伏,而是更像一场有节奏、有策略的博弈——套利、对冲、期权等金融工具成为主流玩法。
流动性当道,叙事靠边
MEMECoin、AI、RWA等流动性强、波动性高的热点板块已成为二级市场的重点关注对象,反映出市场对流动性的极致追求。
CoinGecko数据显示,2024年Q4至2025年Q1,MEMECoin板块日均交易量达15亿美元,占整体加密市场成交量的13%。而RWA、AI等新兴叙事资产,尽管市值占比不足10%,但平均波动率高出主流币种两倍以上。
这背后的逻辑在于,投资方不再押注长期价值,而是尽可能通过追逐流动性,在短周期内回笼资金或获取更高盈利。
Web3投资者的选择
尽管VC模式遭遇重创,但市场周期的存在从未改变。回顾PitchBook历史数据,2018年加密寒冬期间,全球加密VC投资总额仅为20亿美元,但到了2021年飙升至337亿美元,三年内增长近17倍。周期轮回,VC终将随着市场回暖重新登场。
对于当下的高净值投资者而言,选择何种路径仍是一道现实问题:
- 孵化模式优势在于深度协同,通过全链条绑定帮助项目成长,回报可能远超传统VC,但需要更多产业资源与协作能力。
- 二级市场则提供了更高的流动性和策略灵活性,机构化、策略化的市场让投资者可通过结构化产品、托管配置等方式灵活参与。
然而,无论选择一级、二级还是孵化,每种路径背后都绕不开一个核心议题:合规。
随着全球加密监管愈发严格,不同路径的合规要求、法律风险、税务安排各不相同。例如,一级市场的募资合规与代币发行地选择,二级市场的跨境交易与税收合规,孵化模式中的关联交易与利益披露,每一步都牵动着投资者的底线安全。
在Portal Labs看来,合规不仅是风险防控的必修课,更是穿越周期、稳健布局的护城河。
因此,下一篇文章我们将继续探讨投资路径背后的合规问题——不同投资路径的合规要求有何差异?在当前监管加速的环境下,高净值投资者该如何稳健应对?敬请期待。
免责声明:
1.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,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
2.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,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