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antom与Hyperliquid合作双赢:用户增长与收益飙升
原创 | Odaily星球日报(@OdailyChina)
作者|Azuma(@azuma_eth)
7月9日,Solana生态主流钱包应用Phantom宣布与去中心化交易所Hyperliquid达成合作,将借助Hyperliquid的后端支持,允许Phantom用户直接在钱包内进行永续合约交易,以最高40倍的杠杆对Hyperliquid所支持的100多个代币进行做多或做空。
距离合作达成虽然仅过去了5天,但几乎可以确定的是,这项合作无论对Phantom还是Hyperliquid而言都是一场胜利。
Hyperliquid:触达Solana生态,币价突破新高
首先从Hyperliquid一端来看,作为当下势头最为强劲的去中心化合约交易所,Hyperliquid此前的主要阵地是在EVM生态,虽然也有一些零星的Solana DeFi项目(比如Ranger)在尝试连接双方服务,但对Solana用户的整体触达率并不理想。而随着合作的完成,Hyperliquid将借路Phantom这个Solana生态最主流的钱包应用,以最直接、高效的方式触达Solana生态用户。
根据Phantom今年一月曾披露的官方数据,该钱包当前拥有1500万个月活地址,这意味着即便只有1%的地址被转化,也将为Hyperliquid代来15万新增用户——以Hyperliquid当前约54万名的总用户数量进行计划,这意味着接近三成的用户增量。
此外,Phantom还披露2024年其钱包内置的兑换服务共促成了8.5亿笔交易,交易量高达200亿美元。当前,主流中心化交易所内现货交易量占合约交易量的比值约为15%-30%——即便是取30%的较保守数据进行评估,这也对应着约666亿美元的预期合约交易量。
7月13日上午,Phantom官方曾披露其合约交易量已突破1.2亿美元,此时距离其上线合约交易功能仅过去了4天,这样的起步成绩已相当惊艳。
受本次合作所带来的增长预期影响,Hyperliquid代币HYPE近期也在持续创下新高,截至7月14日15:45暂报49.13美元,距离叩开50美元大关仅剩最后一道冲刺。
Phantom:“返佣”躺赚
对于另一方Phantom而言,本次合作也是意义非凡。一方面,引入合约交易丰富了Phantom的产品功能,可为用户提供更多元的服务内容;另一方面,借助Hyperliquid的Builder Codes功能,Phantom也有望获得一项可观的新收入。
所谓Builder Codes,即Hyperliquid允许第三方的Builder(在本文场景中即Phantom)通过其代表用户发送的交易而获得手续费,你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一种类似“返佣”的机制。
Hyperformance数据显示,上线合约交易服务后短短5天,Phantom的“返佣”对应地址(0xb84168cf3be63c6b8dad05ff5d755e97432ff80b)已获得了102155美元的Builder codes收益。
即便是根据上述数据静态计算,这也对应着约745万美元的年收入,而考虑到用户和交易量的增长预期,这一数据可能还将继续放大数倍。
用户端:更好的流动性、更低的费率
站在Solana生态的用户角度考虑,Phantom与Hyperliquid的本次合作显然也是一项福音。一方面,Hyperliquid的流动性较当前Solana生态的合约交易所有着明显优势,这将为Solana生态用户提供更好的交易执行价格;此外更关键的在于,Phantom与Hyperliquid为用户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费率条件。
GLC Research在其最新研究中指出,Phantom与Hyperliquid所提供的手续费中位数为0.095%,与之对比Jupiter合约交易的手续费为0.3%,前者费率优势明显。
海外KOL JJ(@hyperliquidbull)则补充表示,Phantom与Hyperliquid为用户提供了接近机构级的手续费定价,这几乎相当于币安VIP-1的定价,而后者通常需要1500万美元以上的月交易量。
结语:链抽象的未来
细看Phantom与Hyperliquid的本次合作,最有意思的一点在于,作为Solana生态的主力干将,Phantom并未选择Jupiter、Drift等Solana生态的去中心化合约交易所,而是跨生态地选择了Hyperliquid,且所有的集成工作都已在后端完成,前端用户完全无感。
这几乎就是我们曾畅想过的链抽象的未来——产品将不再受其原生堆栈的限制,复杂的技术及概念将被隐至幕后,用户将以无感的方式直接享受到便利服务。
作为不同赛道上的两大龙头级选手,Phantom与Hyperliquid通过合作给出了一次很好的范例,或许会对业界后续的合作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思路。
免责声明:
1.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,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
2.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,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