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VC到DAO:Web3时代组织形态的演变与Social DAO的崛起
危机即转机。用户面临挑战,VC机构艰难,项目方更是步履维艰。近年来,Web3活动最为热闹,而其中人流最为密集的正是项目方。
如果项目团队依旧将自己定位为“项目方”,那么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。在这个DeFi金融垄断的市场中,获得机构、交易所、基金会认可的项目犹如凤毛麟角,生存更是难上加难。唯有DAO能够持续进化。
01 持续进化的DAO
每一次革新都是DAO的进化。#Bitcoin作为区块链的开创者,自2013-2014年起,Altcoin开始模仿或微创新#Bitcoin。
2016-2018年,在#Ethereum的创新推动下,公链通过ICO为#公链DAO融资。@VitalikButerin提出DAICO以规避ICO所固有的道德风险。
2020-2022年,#DeFi协议DAO通过IDO启动,@SushiSwap以“DAO”之名向@Uniswap发起挑战。$token由协议生成,并由协议分发,逐渐成为共识。以“NFT”为载体的社区也开始崭露头角。
2023-2024年,以社区为核心的#铭文和#memecoin进入了中心舞台。它们承袭了#Bitcoin的全流通、公平和透明的理念,将DAO从#公链DAO #DeFi协议DAO推向了#SocialDAO。
02 从组织形态和冷启动角度看DAO
从“众筹”的角度观察行业发展,我们可以看到区块链为组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形态 —— DAO,以及一种冷启动方式 —— 协议分发$token。
冷启动方式经历了从PoW、PoS、ICO到IDO,再到#铭文和#memecoin的演变。DAO的资产 —— $token。
正越来越少地受到单一主体的控制:#铭文和#memecoin回归到#Bitcoin的全球流通,而#Ethereum等公链以及部分#DeFi协议DAO资产也是如此;
逐渐依赖协议来评估贡献,并通过协议进行分发:采用PoW、PoS、流动性挖矿等机制的项目,一直在进行探索。
我们正步入Social DAO时代,但基础设施和机制尚未完善。因此,我们看到#铭文直接通过“铸造服务费”来评估贡献,并分发资产。http://pump.fun 的#memecoin通过初始流动性融资分发资产(第一阶段的bonding curve筹集的初始流动性,为第二阶段Dex交易对提供流动性)。
其实,Social DAO曾经经历过#ICO的洗礼。2021-2022年,在OpenSea上进行NFT挂单交易时,那正是Social DAO #ICO和中心化交易(账簿式交易)的时代。
03 以垂直社区为基础的Social DAO
Social DAO依靠Meme传递了“注意力即财富流动”的价值理念。虽然直白,但却极为有效。
在社交型社区(Social DAO)中,注意力就是你的资本。通过bonding curve融资初始流动性,再通过Dex创建初始流动性池,社交型社区的价值便得以流动。
可以说,现在整个社交网络的价值就在于“注意力”,而这种注意力掌握在少数平台型公司的手中。正如大多数#ICO项目一样,平台型公司也面临着道德困境。这正是Social DAO未来可能替代传统模式,并创造更多价值的关键所在。
当注意力聚集之后,可以做什么呢?在Web2社交网络中,已有不少#垂直型社区的成功案例,如#马蜂窝 #小红书 #百度贴吧和#豆瓣小组。
对于绝大多数还在区块链行业中探索的爱好者来说,这或许是难得的机会。
抛弃项目方的思维,拥抱“Social DAO”。在某一垂直社区中,利用区块链工具聚集一群爱好者,为全球该垂直领域的社群(爱好者或用户)提供服务。这样的组织应当是:
- 开放的
- 无需许可即可加入的
- 不受单一主体控制的
- 通过协议评估成员贡献,并自动分发$token
- 支持个人IP,社区成员能够生产产品并为其他人提供服务
这样是否符合你的期望?
免责声明:
1.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,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
2.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,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